2011年的时候,EPC Gen2联盟扩展了高频部分,到2011年9月5号的时候,有关EPC Gen2 HF ILT(单件管理标签-Item Level Tag)的标准就已经出来了,作为ISO15693(ISO1800-3 M1)的升级版本,ISO18000-3 M3也在NXP等巨头的推动下,具备了和ISO1800-3 M2(PJM)的相抗衡的性能,不出所料,PJM只是作为“第二”的位置存在。ISO18000-3 M3作为目前最快的高频RFID,已经在娱乐行业筹码管理、印鉴卡管理、合格证管理中崭露头角。
随着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,RFID芯片种类也越来越多,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。那么,拿到手上的RFID电子标签,我们怎么区分它的好坏呢?RFID高频13.56MHz频率下ISO 15693协议的芯片都有一个8字节共64bit的全球唯一序列号(ID号),这个ID号既可以使每个RFID芯片都有全球唯一的ID号,防止重复,有可以在多标签同时读取时用于防冲突。8字节ID号按权重从高到低标记为ID号7--ID号0,其中ID号7固定为16进制的E0H,ID号6是标签制造商的编码,例如NXP的代码为04H,TI的代码为07H;ID号5为产品类别代码,比如ICODE SL2 ICS20是01H,Tag-it HF-I Plus Chip为80H,Tag-it HF-I Plus Inlay为00H。剩下的ID号4-ID号0为制造商内部分配的流水码。
本文针对我司IMPINJ R2000/E710芯片开发的系列超高频RFID读写器软件开发常见问题和解答,包括DEMO,SDK,API,通讯协议,Linux系统,EPC协议,防冲突等问题的解答。
本文针对我司用IMPINJ R2000/E710芯片开发的超高频模块和RFID读写器在客户使用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,如:跳频工作(FHSS),调制方式(ASK),网口波特率,GPIO光耦,外接POE供电,手持机天线,回波损耗,陶瓷天线,电磁波反射,实时模式盘存标签,缓存模式,R2000模块性能,读写器缓存可以容纳多少张标签等。
常用的RFID超高频902-928MHz读写器有两个协议标准可供选择,一是已被ISO接纳为ISO18000-6C的EPC C1G2标准,另一个是ISO18000-6B。目前,绝大部分的应用都采用了ISO18000-6C的EPC C1G2标准标准。那么,这两个标准都是什么意思呢?在标签容量、读取距离、读取速度、多标签阅读性能上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。
RFID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,已经大步协助很多信息化项目成功落地,也帮助很多企业弯道超车,走到行业前列。并且RFID高频(HF)和超高频(UHF)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,标准体系不断完善,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。那么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有那些应用呢?